動畫制作中,對于「劇情」的把控,原作、監(jiān)督、系列構成、編劇和腳本,誰的影響力更大?
技術上來說,是導演。
很多人沒有搞清楚「寫故事」和「講故事」是兩回事。編劇是寫故事的人,他們寫好的故事不是給讀者看的,也不是給觀眾看的,而是給制作人員看的。制作人員根據(jù)這個劇本進行音像的創(chuàng)作,然后呈現(xiàn)給觀眾,觀眾對于故事的感受,是來源于音像,而不是文本。
因此,從技術上講,能夠最終控制到「劇情」的,就是對所有音像表現(xiàn)有控制權的導演。
但是如果從劇本創(chuàng)作這個角度來說,是誰厲害聽誰的。這里的「厲害」有很多個意思,可能是權力大,可能是資歷深,可能是能力強,可能是性格兇,沒有定數(shù)。
雖然在劇本創(chuàng)作上是常識,但是很多朋友應該不知道,劇本不是一個人創(chuàng)作出來的,而是一群人。這和電影、電視劇的劇本創(chuàng)作沒有什么不同。日本動畫制作的這個流程叫做「本読み」。直譯就是「劇本朗讀」。除了編劇,參加的人通常有動畫制片人、電視臺制片人、原作者、導演、劇本統(tǒng)籌等主要的Staff,原作的編輯、出版方代表之類出席的情況也有,一般大概是10人上下。
上一篇:MG動畫的學習路線